随着上海药品集中采购的开始,第三次国采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各省市的紧锣密鼓地进行。
国采最大的好处就是使医院药品的价格大幅度地下降,既降低了国家医保费用的开支,又能使老百姓用上质优价廉的好药品,解除了广大患者因疾病所带来的痛苦。
经过十几年的医改,若干次的药品降价,收效甚微,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,最明显的是改头换面,使降了价的药品又把价格抬了上去,唯有上次的零差价和这次“4+7”,国家带量采购才使药品价格真正地降了下来。
零差价——处方外流
在上次医院实行零差价销售后,药品不再是医院获取利润的源泉,医生的处方可以在医院药房取药,也可以去外面的社会药房取药。
放在以前是绝对不允许的,因为一旦出现跑方现象,将会影响到医院的收益,毕竟院方有15%的药品顺价利润,所以如果医生这么做是要被处罚的。
当医院开始实行药品零差价之后,院方对医生处方的外流不外流就不会管得那么死了,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只要不损坏医院的形象和信誉就行。
医生处方外流,无形之中加快了
医药分家的步伐,医院是以高超的医术和优良的服务获取应有的利润,药品只是医生用于治病救人的工具,而不是用来挣钱的手段。
在零差价的驱动下,社会药房,尤其是开在医院门口或对面的那些社会药房,赶紧千方百计地寻找和医院药房相关的药品,用于满足患者对医院药品的需求。
作为一些制药企业或医院品种
代理商,也开始与社会药房合作,承担社会药房的药品供货商,承接院外药房的药品业务。
一时间,做院外药房成了好多制药
企业或医药代表挂在嘴上落实在行动上的时髦名词,有的制药企业还专门组建了院外药房促销队伍,主攻院外药房。
医院零差价是导致医生处方外流的主要因素,既有客观的原因又有主观的因素。对于患者或老百姓来说,价格便宜,取药方便是最主要的,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,也减少人力的投入,钱上也少花了许多,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。
医院药品零差价,导致了一部分医院处方的外流,从价格层面极大地冲击了社会药房的药品价格,同时也拉下了社会药房其他同类品种的价格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零差价,处方外流,相互贯通,遥相呼应,实现了医改多年来药品降价的目的。
国采——处方回流
而“4+7”
药品带量集采的出现,更是加快了药品全面降价的步伐,原本上百元的药品,如今不到十元的中标价,让患者真正使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。
第一次国采,第二次国采,接着就是第三次国采,如同一道道金牌直接扑向药品的集采,震撼了整个药品的价格体系,这是我国医改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。
国采所带来的药品降价,第一次让医院的药品价格低于外面社会药房同种药品的价格,而社会药房的药价与医院药品的价格形成了倒挂,使得原本因药品零差价而导致处方外流的现象又开始回转,当患者拿着医生的处方去社会药房取药时,竟然发现社会药房的药价居然比医院里还贵,而且贵了很多,于是又返回医院取药,这就是说出现了处方回流的现象。
从处方外流到处方回流,看上去似乎有点不可思议,但细细想起来也是情有可原的,都是因为药品价格的高低所决定的,而不是什么人为的因素做造成的。
处方外流是因为医院零差价,医生的处方自然外流,从而引起了药品的第一次降价;处方回流是因为医院国采品种大幅度落价,远远低于社会药房同类品种的价位,从而直接导致了医生处方的回流。
两者既有因果关系,有无因果关系,说到底还是因为价格的异常波动所形成的。深层次讲是由国家的医改政策所决定的,这是谁也无法控制的了,这也是医改大的方向和大的趋势,目的就是让国家、企业、个人三方都要有利。
社会药房的最新对策
无论是处方外流还是处方回流,其根本的条件是因为零差价和带量集采等国家医改政策的落实。
在零差价和带量集采的影响下,必然要反映到医院的药品价格上,在价格这个敏感的经济杠杆的影响下,才会出现医生处方外流或医生处方回流这样的现象,而这种现象又必到影响到医院周边及城乡的各个社会药房,因为外流或回流的处方都是要经过社会药房的确认或处理,并将得到的信息反馈到生产企业或代理商那里,从而对产品的价格再做适当的调整。
对于受益方或受损方社会药店来说,不能被动地去等待处方的外流或是回流,那是会影响自身的经营环境。
必须要主动出击,要么积极地参与到国采当中去,也去分享国采所带来的红利,也就是说要拿到国采中标品种,在价格上享受与医院同等的待遇;要么完全舍弃医院品种,在自己的连锁药店里经营与医院完全不同的品种,与医院品种形成差异化竞争,做出完全属于自己的品种特色,那就不会再受医院处方外流还是回流的影响。
总之,处方外流或处方回流,都是在政府医改政策的指导下,人们对药品价格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一次转变。归根到底,决定药品价格高低的主要还是来自于政府正确的指导方针。